文丨杨志伟
我国目前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是少数高校依托专业方向培养非营利组织管理或慈善管理的硕士与博士等高层次公益慈善人才,并且开展了不少中高端培训。但这只是解决了短时间的应急问题,是一种边缘性的推动,仍很难扭转公益慈善界专业人才的“稀缺”局面。真正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必须走学科建设和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如何实现行业和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局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公益慈善领域需要哪些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公益慈善事业飞速发展,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正以一个惊人的幅度在增长;另一方面,在基金会数量激增的同时,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导致“人才真空”现象的出现。
在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紧缺的客观现实下,社会需要哪些类型的公益慈善人才?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核心能力?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2010),就从使命倾向、能力以及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公益人才素质模型核心维度,提出NGO的岗位可以分为操作型(项目/志愿者/其他)、发展型(筹款/公关传播/研究/管理人员/HR)、支持型(行政/财务)三种类型,其中发展型岗位人才胜任力最欠缺,能力和经验是行业人才软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提出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创意思考、专业认知、组织管理、问题解决、沟通协调”五大专业核心能力,其中创意思考能力包括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推断能力、思维开拓性、创造性思维、洞察力等;专业认知能力包括把握行业趋势、了解机构运作、熟悉政策法规、建立专业概念体系等;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项目规划、执行、评估能力,筹款设计、营销、执行与评估,媒介与公共传播管理,财务与税收管理等;问题解决能力包括研究工具使用能力、资料收集、分析与解释能力、从事基本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政策批判能力等;沟通协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虽然实务界和高校都在尝试着去构建这种类型人才的胜任力模式,或者提炼专业核心能力,但从近几年学术界与业界发布的多份公益慈善人才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研报告来看,在调研范围的设定上仍遇到对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难以界定的尴尬,所以多项研究直接将公益慈善领域“职业”人才等同于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但是公益慈善领域包括哪些范畴?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社会组织领域专业人才有什么区别?似乎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或者进行模糊化处理。
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深圳大学。
一是“2+2跨专业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该模式采取“2+2”模式实现跨专业人才培养,前面两年在原专业修读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从第三年开始择优录入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修读“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如“金融+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传播学+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毕业后不独立授予学位和毕业证书,提供写实性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专业名称上标明“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该项目创立于2012年5月,由北师大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合作办学,是全国首个公益慈善管理本科项目。每年招录40名左右学生,至今已招收四届共165人修读,已有超过90名毕业生,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公益组织。
二是“四年制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该种模式采取的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方向”,面向全国招录四年制本科生,按照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独立组织教学管理,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于2014年9月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于2015年9月开始招收首届四年制本科生,当前还没有毕业生。毕业后将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证书。当前两所高校都已向教育部递交了试办“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申请,拟申请正式设立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由专业方向培养逐步过渡到独立专业培养。
三是“辅修双学位模式”,代表高校为深圳大学。该种模式采取依托行政管理专业以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方式开设公益创新专才班,于2015年6月首办,招录30人。该模式按照跨专业修读课程,引进创客教育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管理学基础课程+公益慈善特色课程”。学生完成相应标准学分的修读,可在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双学位或行政管理双专业证书,并获颁公益创新专才班结业证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