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展望(2)

2016-04-26 09:59   中国社会组织2016年第07期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真正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必须走学科建设和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如何实现行业和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局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推动非营利管理、公益慈善专业方向硕士与博士生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行政管理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在社会工作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在民族学、伦理学等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二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三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MPA教育中设置了相关专业课程,北京大学、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在MBA教育中设置了相关专业课程,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在MSW教育中设置了相关的专业课程。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公益慈善研究院或学院,系统推动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也建立了社会组织专业或者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大致分为几种类型:一是以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依托开设社会组织管理方向,甚至将系也定位为社会组织管理系,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二是依托民政管理专业开设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如长沙民政学院;三是依托企业管理专业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四是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从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大多保留了原专业的核心课程,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适当增加了社会组织管理领域的相关专业课程,如社会组织管理、基金会管理、项目策划等。

(四)在职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项目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职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面向市场提供机构中层及以上成员、未来领导者的培训项目,如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慈善千人计划—老牛学院、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公益星火”计划、明日公益计划、新公益领导力发展研究班、AHA社会创新学院、绿创家计划、秘书长必修课、青年公益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创想计划、社会福利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黄埔公益领导力协力营等等。这些项目主要以培养领导型、复合型、跨界领袖、社会创新实务人才为主,面对的对象大多包括领导者、中层以上员工、一线员工、学者、企业、媒体记者、大学生、创业者等人群。

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几个特征

总结和简单评估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难发现,基本呈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非营利组织管理、慈善学、公益慈善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仍无法达成共识,对其学科的归属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多元价值取向仍共存,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受师资的影响,很多学校开设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多为借力发展,跨系间师资研究与教学力量的整合力量较弱,绝大部分高校属于依托传统的方式拓展办学资源。

第三,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对跨学科、跨专业人才需求尤为突出,因涉及学科整合、教师资源共享、立体培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各高校创办公益慈善领域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只有少数高校通过政策创新或政策变通处理的方式来尝试推动。

第四,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开始朝跨界、跨学科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按照市场导向思维来设计课程体系,倒逼高校开始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文章由“公益慈善学园”提供)

原标题: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展望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