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没奇缘,‘京’生偏又遇着它。”
《京生有你》,不仅记载了刘京与公益的奇缘,更从一个办报人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当代公益前进之路上的种种不易,当然,也有苦尽甘来的重重硕果。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杨飞桥 韵腾科技总裁
对于你熟悉的人——动嘴聊聊和动笔写写,完全两码事。
如果你确实有心认真一写,我的经验是——至少你要掂量掂量,是否有两点把握?否则,不如不写。
把握之一:你真觉得这个人确有独到之处,而且你还将其亮点写出来。把握之二,这个人的亮点确实值得大家学习,却又仿佛只能看到皮毛,抓不住精髓,总有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神秘低调——根本没法学。于是,除了敬佩的眼光和赞扬的掌声,别的你就甭想。
可是,说到刘京,我掂量再三,不写不快。
刘京和杨飞桥
刘京和我本是同学,毕业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彼此人生的过往经历中有个遥远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便是文革期间我们曾同在江西鄱阳湖畔的干校生活过(中办干校更像是个小小中南海)。干校里大家同吃同住,叔叔阿姨大多都是各单位、部门、学科或者各自领域里身怀绝技的“牛鬼蛇神”,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南腔北调,与父母的关系或是领导,或是部下。
这些被称为“牛鬼蛇神”的叔叔阿姨们生活很规律:每周一三五去水田或者大坝劳动,二四六来教我们算数语文写毛笔字爬树掏鸟窝喝酒。你想家了,他们给你讲笑话;你衣服破了,他们会帮你缝补;无聊烦闷之时,他们会偷偷带你去看江西老俵斗(水)牛。
投桃报李——你会帮助他们打病号饭;你会跑去厨房偷葱偷辣椒偷黄酱“讨好”他们。他们既是威严的长辈,又像谦和的朋友。他们待你平易近人,你对他们“没大没小”,相互之间有信任、默契,还有友谊。干校生活的浓重记忆中,必有一笔是来自他们的这种大爱,且越是成长,阅历越深,就越能领会他们大爱的磁力:德之大,谦之深。
正是这个奇特的交叉点让我平添了许多对刘京的了解,也因为这个交叉点,刘京对我这个平常不善凑热闹的人多了些额外的关照。比如,他经常会拉着我参加企业公民高尔夫俱乐部的活动,或者和同班一些大腕们的聚会。
刘京的独到之处很有意思。他像是个奇幻的化学家,愣是把身边的长辈、晚辈、领导、部下、教授、老师、同学、同事或者合作伙伴等,甚至朋友的朋友,都“收”进了他的朋友圈,成为公益之路上共同的朋友。我们都是这神奇化学反应的见证者。我自己和不少同学都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他的朋友,就连我的发小也变成了他的朋友。这些有趣又“魔幻”的故事,如果不是你亲历目睹,肯定难以相信。
每个人在与刘京的交往过程中,总能或清晰或朦胧地感受到他身上的某种磁力,“谦”的磁力。这个“谦”不是说话客气、行事恭让的谦,更似是有容乃大之容的谦,同甘共苦之共的谦,上善若水之善的谦,是为“大谦”。即便你与他素昧平生,初次相识你便能感受到他的这种大谦,他总是个可以将一碗水端平的人。
我和他曾聊起一位彼此都认识的领导,言语之间他很自然的就流露出对那段时光里大爱的感恩,我想,或许正是那段苦难干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时间推移积淀,成就了他这大谦的性格和品德。
其实,世俗凡人,做到大谦真的不易,我以为这便是刘京的独到之处和亮点。我们努力学,但我们学不来,于是我们有赞扬,有敬佩,还继续以“瓜”相称。
相识多年,刘京一直在公益的道路上默默努力着,并不时将关爱的目光投向并肩于他身边的许多朋友。
每每想起刘京和他的人生,总会再自然不过地想起这么个画面:无心插柳柳成荫。
《京生有你》预计于12月初面世,预订火热进行中,定价80元/本,可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付款。付款成功后请添加微信:socialworker-wang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