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节选 | “我”眼中的刘京(之一)——窦瑞刚

2020-11-09 11:2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京”生有你——<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和他的公益人生》,不仅记载了刘京与公益的奇缘,更从一个办报人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当代公益前进之路上的种种不易,当然,也有苦尽甘来的重重硕果。

“若说没奇缘,‘京’生偏又遇着它。”

《京生有你》,不仅记载了刘京与公益的奇缘,更从一个办报人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当代公益前进之路上的种种不易,当然,也有苦尽甘来的重重硕果。

京生有你

“斜杠青年”非刘京莫属

微信图片_20210203112600

窦瑞刚 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圈里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称刘京“主席”,我一般叫他“刘老大”。我们认识已经有十多年了。从2006年开始,腾讯基金会就是企业公民论坛的合作伙伴,和中央电视台、企业公民委员会一起主办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论坛和表彰大会,后来又一起做“中国公益年会”,还曾一起去美国学习考察。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从年龄上来讲,刘京绝对是大哥,但他从来没有把我当小辈,他叫我的口头禅是“这瓜”,总是带着赞赏表扬我。

在我心中,刘主席是一个“斜杠青年”,从政界到媒体界、公益界、企业界、学术界,当然还有高球界,各种跨界、各种身份他都游刃有余,转换自如。在所有的跨界身份中,他一直是一个开局举旗的人,开局之后他不恋权,而是充分地授权出去,所以他手下很多人成长得特别快。我心目中的“刘老大”,格局大、有情怀、讲义气、不爱钱、不爱权,只爱一样——就是朋友。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讨,公益慈善在这个社会最大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都知道,中国几千年是一个农业社会,人和人的连接是基于血缘、基于地域。但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迅速从农业化社会进入城市,都成为城市的“陌生人”,我们基于血缘、基于地域的纽带被打破了。那么,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里如何重建人与人的连接和信任,才是公益慈善在当下中国最大的社会价值。而重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除了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商品交换及等价交换关系之外,还有行政管理之外,其实公益慈善能够激发出人性本具的大爱和慈悲,建构温暖且富有人情味的社会氛围,从而塑造社会良好正向的支持系统,这是公益慈善的本质。

我一直认为,刘京对公益最大的贡献,或许不是创办了《公益时报》,也不是推动了企业公民,包括提升社工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进步,而是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聚集了一帮公益界、企业界、媒体界的好朋友,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即通过公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挚诚初心从未改变。

《京生有你》预计于12月初面世,预订火热进行中,定价80元/本,可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付款。付款成功后请添加微信:socialworker-wang

微信图片_20210203112325



  • 微博推荐